
AI時代下的想像力
Table of Contents
過去近三年來,我和許多人一樣,一直在思考著在AI時代裡,自己該有什麼認知?什麼是正確的思考方向?從哪裡開始?怎麼做?
在這些時間的同時,媒體上、社群裡、朋友間也充斥著大量的資訊與看法。但我大都認為太局限性了。為什麼?
現在大多數人在思考AI將會帶來的可能性時,想像力太低了!!而限制這個想像力的關鍵原因是:大多數人並不真的瞭解資訊科學的基本方法、思維、機制(如CPU、GPU、Memory、Program....等),只將資訊科技的結果視為一種「工具」,而不是「方法」,更不要說是一種新思維或價值。
釋放我們的想像
底下這兩則影片應該可以帶來更深入、精準的參考。
第一則影片是源頭:OpenAI的聯合創辦人 Karpathy 在近期的一個演講。但若要快速瞭解他於演講中陳述的重點,則可以先看第二則:一位大陸博主整理後以中文分享的摘要。
- [ Andrej Karpathy: Software Is Changing]
- https://youtu.be/LCEmiRjPEtQ?si=GYl19CvPZF7XRLzK
- [ 软件3.0时代来了:openAI 联合创始人Karpathy一句话预言了所有人的未来!]
我認為 Karpathy 說法提醒了我一個很大的重點:
AI是新方法和思維
Karpathy 演說的內容對一般人而言是無法真正理解的。但對有過coding經驗的人就相對容易被理解、引發共鳴或觸發更多的想像可能。
簡單來說,新方法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用自然語言來寫程式!」,新思維就是:「任何既有的程式或系統都可以快速地被重寫」!
這樣的新方法和新思維蘊含著極大的影響性,不僅是商業、社會、組織、文化,簡言之就是人類的文明,即將進入另一個重大改變!
想像新的可能
按 Karpathy 的思維作為基礎,我們可以大膽地推估以下的情境將會很快地發生:
- 撰寫單一程式不再僅限為程式設計師的專有能力。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自然語言來讓AI寫出應用程式。
- 開發複雜的系統也不再需要一大群專業工程師耗費巨大的時間進行規劃、施工、除錯、佈建,只要能有一定數量的AI agent,就如同擁有幾個高階的工程師快速不需休息地合作產出,完成絕大多數的工作。
- 生活裡、企業裡的各種應用程式、軟體系統,甚至是更龐大的平台,都有可能(或許也有必要)快速地被重寫,以更敏捷地因應並滿足最新的需求。
- 撰寫程式、軟體開發工程的最關鍵項目是:真人對現實需求的理解,並能判斷AI產出的程式是否符合需求與策略方向。
若上述的情境能夠發生和實現,代表著許多現有的軟體大廠、平台商、資訊服務與整合商...都可能即將遭遇很不一樣又巨大的新挑戰。
企業所面對的新型壓力
若將視角轉換至大型企業內部,代表著過往的兩種情境下的選擇:(1)為數很多的自行開發專有系統,或(2)購買或租用外部專業大廠或服務商提供的平台或系統解決方案,都有可能以更快速、低廉的方式進行改版、優化或重新組建。
對企業來說,以上可能性若真的在產業環境中發生,會有一個必然會出現的壓力:「新的效能標準」。
我的意思是,一旦能快速實現對應新需求的程式或系統,必然在齊全功能下帶來更高的效能,因此將快速成為競爭環境中的新標準,成為那些尚未、來不及走上新路途的企業極大的壓力。例如ERP、CRM....等比不過對手,即代表著企業的經營績效在基礎上就落後對手很多。
樂觀或悲觀
針對如此的可能發展,我個人是持認同的態度,但若特別針對任何目前尚還只是在內部開始進行討論的企業而言,我的態度卻是悲觀的。
我預估以上的假設情境非常高的機會即將、快速地發生,非常有可能就是在未來的三年內!因此,若企業尚在內部不同層級間模糊地討論,必然做出決策會需時很久,或是做出決定下的行動方案很小、不急,這些相對比起變化的速度和影響的深遠,都太太太微小不足了。
你我處在自己目前所屬的企業、公司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應當樂觀還是悲觀?
國際級的競賽
若許你所屬的企業只於本土市場競爭,或許會以為這個浪潮打到你眼前或許還要幾年。但對於一個國際級企業,以上的議題卻是非常急迫的事項!
國際級企業應當的作為是:
- 即刻快速盤點內部的所有系統
- 開始進行每個系統本體和串連的重建
- 訂下第一版整體整體更新的時程截止日
理論上這些系統包含著內部的運行(HR、ERP...等等)、連結外部的運營(Sales、Marketing)與客戶的經營(CRM)。
一個值得參考的範例
Salesforce 於2024年Q3就精準、快速地推出AI Agent產品(Agentforce),其實就是提早至少3-4年間大為努力、默默潛水的成果,是一個非常值得大型企業參考和學習的範例。
尼古智人 Newsletter
Join the newsletter to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in your in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