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holas

超出你認知的內容行銷 Members Public

夢之怪物的李宗柱於今年4月21日在臉書發表了一篇 「100個摘要 -寫給品牌內容的深夜情書」。這則長達6000字、文體特殊、像是自我筆記或如對客戶同業朋友提點「文章」,彷彿象徵一個新階段開始的槍聲,替近來才漸漸引發行銷傳播產業關注的內容行銷,註記了一個歷史性的足跡。 本文是要持續前之前我曾提到的「行銷新重心:內容行銷」(廣告雜誌4月號,295期),釐清與延伸內容行銷的思維和未來,但也願意做為做呼應李宗柱那篇文章的信號。 消費者要的內容,不是品牌想的內容 在充斥大量資訊的數位新世界,沒有耐心的消費者已習慣忽略各種形式的「廣告內容」,所以,品牌若真要與消費者溝通,就必須產出、提供消費者感興趣的內容,也就是能吸引消費者、具娛樂性或知識性的有價值內容。這樣的內容產出是從消費者的角度,而不是過去廣告慣有的廠商、品牌角度。這樣的內容表現不以宣傳產品或品牌為目的,而是透過關心消費者的生活、在意的議題,與消費者建立一個可穩固長久的關係。 說出動人的故事,不再強力推銷 在現今的時代當我們進入一個實體店面,如果店員立即跟上前來不斷詢問打擾「您想買哪種鞋?」、「預算區間在哪?」,大多數的消費者

Nicholas
Nicholas
內容

從數字看行銷的未來 Members Public

時序已進入2016年第二季中的5月,行銷界過往都會在年初時對新的一年有所預估、期許和計畫。在快速改變的新數位媒體環境裡,廣告主與傳統代理商過往對於市場新變化所採取的觀察、研究、討論、決議等等作為,已常常無法精準、快速反應消費者的轉變事實。在這次的專欄中,我將從近期三個不同時間點發生的數字來看幾個嚴肅的事實。 消費者已選擇手機,該怎麼看待電視? 在資策會2015年上半年的研究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手機已是台灣地區12歲-49歲族群接觸率最高的媒體。若不分年齡群將將電腦與手機接觸的時間加總(不含平板),數位載具的接觸時間已是電視的三倍之多。我相信這樣從傳統媒體走向數位媒體的改變趨勢仍然持續在進行中。幾個可能造就這樣變化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 全民已真的走入『新數位生活型態』,消費者對於『媒體』的使用習慣、價值觀已與過去完全不同。 * 影像內容的觀看行為,已轉入手機、平板、電腦等方便、個人化的數位載具。 * 過往電視所提供的新聞、影集、電影、娛樂、訪談節目,或許因為多樣性、品質、即時性等因素,使得消費者轉向其他數位管道尋求替代。 * 電視廣告的重要性大為降低,因為消費者已不

Nicholas
Nicholas
策略

行銷新重心:內容行銷 Members Public

相信在過去一年中,台灣的行銷人都參與了許多有關程序化購買與社群操作的議題。數位行銷持續快速演進與改變,為了協助台灣的廣告主進入新行銷領域,我將在這專欄分享數位行銷市場的新趨勢和發展重心。今天我將從另一個國外已經發展很火熱概念開始:『內容行銷』。 舊典範下的焦慮 在過去廣告公司替客戶創造創意性的廣告,透過(大量)媒體購買在目標消費者眼前(多次)曝光,以求爭取向既有、潛在客戶傳播和溝通的機會。當你我和所有的消費者都幾乎在一瞬間進入了我所謂的『新數位時代』(智慧型手機普及下的社群化數位時代),過著前所未有的『新數位生活型態』,傳統廣告物、創意、媒體計畫、公關作為還能有效吸引或是溝通消費大眾嗎? 廣告和行銷這兩個詞在新數位時代改變得太快,也似乎已開始顯得無力?大多數廣告主非常習慣仰賴分工仔細的廣告產業體系,行銷預算在經驗中被分配給品牌策略、創意、媒體購買、公關計畫、數位製作等,卻在眼前的新數位時代中開始格格不入,甚至不知該怎麼應變或調整。您有這樣的焦慮嗎? 品牌的注意力戰爭 品牌正處在一個消費者接收超大量資訊下的『注意力戰爭』中。過去品牌推出行銷活動可以輕鬆地吸引到目標群關注,但

Nicholas
Nicholas
內容